漆木大床
漆饰工艺虽然在古文献中早已记载,如《周礼考工记》中多次提到漆饰,在西周墓中也见过漆咀,但在春秋战国时期得到了较大发展。此时官方有专人负责管漆饰工艺,《史记》就记载了天子、诸侯、大夫等,按规定使用不同的漆色。这说明,当时漆色丰富,漆饰工艺己达到了相当的水平。
大量的出土实物表明,春秋战国的漆木家具,不仅有漆咀、漆几等原有品种,还出现了漆木床、漆木衣箱、漆木案桌等新的品种。这时的漆木家具装饰技法多样,有彩绘和雕刻等手法,如河南信阳长台关出土的彩绘木床和雕花木案等,装饰纹样很丰富,这些都为后来汉代达到漆木家具的高峰期莫定了基础。
1957年河南信阳战国楚墓出土的漆案,案边有4个可提挽的铺首,案角镶铜,案足铜制,案面髹漆彩绘与铜饰件相映生辉。1978年湖北随县战国早期曾侯乙墓出土的二十八宿象图衣箱,黑漆作底朱纹其上,绘有北斗和青龙、白虎天文图象。信阳楚墓出土的六足漆绘围栏大木床、栅足雕花云纹漆几,以及1958年湖南常德战国墓出土的漆几等,造型淳朴,漆饰华丽,反映当时的漆饰工艺已较成熟。
漆木家具如几、案、床类形体较大的家具,多为框架结构,以榫卯连接。常用的榫接形式有十字搭接榫、闭口贯通榫、闭口不贯通榫、开口不贯通榫、明燕尾榫等。如信阳楚墓出土的大木床、雕花漆几、木俎等,在足与框架、足与案面、屉板木梁与边框、围栏矮柱与床框之间的连接,就采用了以上各种榫接方法,结合牢固,外形美观。几、案类家具的足底,常加一根横木,称为“柎”(“柎”通“跗”,为家具之足)。它既能支承和固定器足,又能保护器足。
漆木家具是青铜家具过渡时期的产物,也是家具历上的早期的木制家具之一。它保存这青铜器的特点与装饰引入了建筑中的部分工艺,也首次使用了榫卯结构;这也使得历代家具在结构上的改良得到启发,它经历不断改进、发展,形成中国传统家具的重要特征,并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