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酸枝家具价格暴涨背后原因

 
    近日,《红木有多红》在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播出,这意味着红木价格暴涨再一次变成了全国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

    从2005年开始,各种红木原料价格就出现不同程度的“疯涨”。小叶紫檀、越南黄花梨等稀缺原料从每吨几十万涨到百来万。到2007年,上等的海南黄花梨都已到按斤议价的地步了。自2008年以后,红木原料价格持续了数年的稳定。但从今年2月份开始至今,交趾黄檀(俗称大红酸枝)价格上涨势头开始显现,直至今年6月份,交趾黄檀价格相比年初,涨幅已经超过50%以上,大料更是呈现出如前几年黄花梨一般的“一木难求”局面。

    那么,此番红酸枝为什么会出现暴涨的大震荡?就红酸枝本身而言,其仅仅是一类生长期极长的木材原料。从清中期之后至民国期间,国人就已经从东南亚诸国的热带雨林大规模砍伐采购,时至今日,留在热带雨林的原树存量已经很少。在此之前,红木商家在宣扬红酸枝的珍贵与稀缺时,人们面对的却是满街的红木家具店与琳琅满目的红酸枝家具,所以对材料的稀缺认知并不是很深刻。当《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以下简称CITES公约)正式实施后,无论是商家或者是购买者才体会到它的价值与稀缺性。然而,CITES公约的出台与实施,只是成了红酸枝原料与家具暴涨的诱因,或者说是导火索。

    纵观整个红木行业的进程,笔者以为红酸枝原料的暴涨实际上是红酸枝家具在其家居使用价值、历史传承审美价值、收藏流通价值的更上一层楼的自我价值实现,是这几层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促使红酸枝的价格不断上涨,且在今年夏季达到了一个高峰。

   上涨原因之一:红酸枝家具的家居使用价值
    在清中期以前,中国的硬木家具是以紫檀与黄花梨为主流的,这两种珍贵的木材在历史上早已价格不菲,在制度上,更是非皇家与将相王侯者不能拥有。清中期以后,随着这两种木材的匮乏,老红木(红酸枝)作为紫檀的延伸出现在国人面前。更为准确地说,老红木成为紫檀木的替代品,其数量比紫檀庞大得多,且在制度上没有受约束,价格也能够为中产阶层接受,于是作为流行与时尚的载体,红酸枝从宫廷的皇家审美走入中产阶层,成为那个时代的中产阶层展现财富、审美以及生活品味的一个象征。

    在清中期以后,工匠与国人已知有黑酸枝、白酸枝与红酸枝等三种黄檀属木材,然而家具几乎全部使用红酸枝,应该是红酸枝的质地、纹理与颜色更加接近紫檀。其紫檀般的颜色与质地,制作出的家具更加符合那个时代的正统与伦理的审美与喜庆情趣。

    当今,古典家具作为现代家居装饰的一部分,已进入众多寻常百姓家。无论是在客厅、卧室还是书房中放置一两件古典家具,不但能为家居装饰增添亮点,既在现代流行色中增加古典与怀旧元素,也彰显了主人时尚与古典的审美品味与生活情趣。

   上涨原因之二:红酸枝家具的历史传承审美价值
    作为仿古家具中的贵族——红酸枝家具,除了具有其作为家具最朴素的使用价值外,也承载着对历史的审美与文化的传承。红酸枝家具饱满的器型、坚硬的质地、优美的纹理,与符合东方人喜庆的赤红色泽的审美价值,以及不菲价格,也能够使现代家居主人像清中晚期之后的中产阶层一样,彰显出自己殷实的财富与高端的品位。

    古典家具亦可以说是中国木质古建筑的一个缩影,其严谨的榫卯结构、流畅的线条与纹饰给人以庄重、含蓄之感,透露出平和而儒雅的东方儒家风范,人们能够在现代家居中一样随时享受中国传统古建筑精髓与怀旧之美。如把明式家具放置于书房,明式的清新与简洁,可以营造出像晚明士大夫一样的脱俗雅致的文人氛围;把清式家具放置于客厅,清式家具的富丽与繁缛,一样可以营造出盛世的富贵与奢华的氛围。

   上涨原因之三:红酸枝家具的收藏流通价值
    红酸枝家具除了家居使用价值、历史传承审美价值外,其价格也是目前中产阶层能够消费得起的。中高端的中产阶层会考虑黄花梨家具与紫檀家具,在目前股市低迷与房市高涨以及投资渠道少的情况下,中低端的中产阶层在通过购买红酸枝家具来显示自己的财富与品味外,更是看中了红酸枝家具其原材料的稀缺性以及按照传统工艺深度加工的工艺与艺术使其具有的流通与收藏价值。投资红酸枝家具的投资额具有相当的灵活性,根据自身的财力可大可小,5万元即可起步,风险小,亦是保值与增值的不错选择。

    随着CITES公约的出台,红酸枝经销商们搅起了一日一变的价格大战,与此同时,消费者也意识到红酸枝家具的流通价值的收藏性,接受并愿意用比以往更高的价格购买红酸枝家具,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买高不买低”的购买原则。当双重的作用力产生的时候,红酸枝家具出现大幅度的涨幅是正常的情况,并有可能续写黄花梨的传奇。

——本文摘自《九正建材网》
 
客服

QQ在线客服